我市在25个领域建立了“红黑名单”制度

作者:龙信 2018-07-21 21:07:38
热点聚焦.诚市发现评论(0)

  16日,市发改委通报了我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成效。目前,我市已建立起由60余家市级部门和38个区县参与的社会信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了具有信用信息查询、“红黑名单”触发反馈等核心功能的公共信用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法人及社会各类组织、个体工商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0%全转换,在法院、交通、社保等25个领域建立起了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在质量安全、逃税骗税等12个领域,向市公共信用平台推送黑名单数据32.8万条,使“守信”已成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特别通行证”。


  信用“红黑名单”已覆盖25个领域

  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陈学知介绍,目前,我市已在法院、财政、交通、社保、环保等25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红黑名单”制度。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政府采购、交通出行、违规抵押已售房屋、文化市场、逃税骗税、安全生产、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统计造假等方面,累计认定失信被执行人、严重失信企业、严重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等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32.8余万名,“红名单”数据0.6万条。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红黑名单”查询使用与触发反馈、联合奖惩系统;5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对照国家备忘录建立了290项信用奖惩应用事项清单,并先后将查询使用“红黑名单”嵌入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办理流程,推动实施逢办必查、奖惩到位。


  工商登记环节近万人受到任职资格限制

  今年上半年,市级各部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累计查询行政相对人信用信息近180万次,触发“红黑名单”并实施奖惩3.4万余次。


  据统计,目前有近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在工商登记环节受到任职资格限制,600余名法定代表人被解除任职资格,超过7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履行了义务,1000余户失信企业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被扣信用分或取消资格,3万余户工商“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在评先评优、银行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3000余人次失信被执行人入住四星及以上酒店被拒。1000余名诚信市场主体享受发改、人社、税务、工商等各类信用激励措施。“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联合惩戒大格局初步形成,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强大震慑力已经凸现。


  让守信者感受到信用价值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积极树立诚信典型,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各类信用信息,并与政府部门、市场机构等共享共用,使信用状况良好主体更加容易获得优惠便利的各类服务,不断创新拓展“信用”守信激励场景,在贷款审核、贷款利率、财政补贴、小微企业扶持等领域给予优先和优惠,释放信用红利。


  为了激励诚实守信的氛围形成,推动信用应用创新并不断扩展领域,增强市民“获得感”,我市还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金融等领域已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建设、环保、交通、水利等重点行业已开展信用评价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信易租、信易贷、信易融、信易批等创新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多渠道、多领域提高市民信用获得感。


  城市信用排名 重庆入榜全国前三

  市发改委通报,在信用中国公布的全国城市信用排名上,重庆市在2016、2017年已经连续两年进入榜单全国前三。


  城市信用监测对我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城市信用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诚信已逐步快速深入人心,全社会诚信水平显著提高,失信事件逐年降低。监测显示,通过实施“铁腕治污”、环保违法“零容忍”、餐饮“明厨亮灶”、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信用联合奖惩、信用评价与分类监管、诚信宣传教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诚信状况总体良好,重大失信事件逐年减少。同时,政务诚信带头,政府作表率,严格依法治市,决不允许新官不理旧账,引领全社会不断增强诚信意识,铸牢诚信精神,提高城市信用品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