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海外网:家庭教育,别少了“诚信”这一课

作者:龙信 2018-08-15 17:27:33
新闻首页.信用动态评论(0)

“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日前,随着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的通报,河南高考“调包”事件告一段落,所谓的“调包”并不存在。


  耐人寻味的是,梳理这次调包事件,可确信几名涉事考生撒了谎,而家长也乐于“配合”孩子们的“表演”。如果相关报道所说的涉事考生论文抄袭情况被坐实,还可确信,该考生在诚信上又摔了跟头,那么家长是否知情?又是否扮演了不光彩角色?随着调查深入,真相终会浮出水面。


  巧诈不如拙诚。古往今来,世人越发意识到诚信价值,从“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到“诚信,为人之本”,诚信是衡量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人在信用上有污点,就相当于带着负资产前行;一旦信用破产,便可能举步维艰,难获他人信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无论真学还是真人,都与诚信挂钩。而遗憾的是,教育上一直存在“5+2≤0现象”,即老师在学校苦口婆心教育孩子诚信,往往被校外两天负面影响所狙击乃至蚕食。换言之,这涉及如何推进家庭教育的公共话题。


  一般来说,家长大都会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守信。但也不容回避,一些家长有意无意地暗示孩子学会“耍滑”,甚至传递“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占便宜”的信号,鼓励孩子该投机时就投机、可作弊时就作弊……在这种语境中,孩子们如何能诚信起来?


  古人说得好,“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说到底,家长给孩子留下再多财宝,不如教孩子正派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往往比照父母言行有样学样。孩子不讲诚信,在短期内或许受益,但从长期看定会付出沉重代价。揆诸媒体报道,一些人因失信而交了高昂“学费”,追悔莫及,却难以挽回。如果家庭教育得当,个人又严于自律,或可避免掉入失信的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换言之,诚信不是家庭教育的事,还关乎社会环境。如果家庭教育在诚信方面缺位,不仅影响孩子前途,还会污染社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当前,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已形成价值共识,要全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比如国家曾专门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所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守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做到。做到了事事守信、时时守信,才能活得更自恰、人生更有尊严。


  河南高考调包事件已经降温,也将淡出舆论视野,但所引发的诚信讨论却不会消失。“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就是通行证,诚信也是生产力。从家庭教育出发,把诚信当成不可或缺的人生信仰,我们每个人都会获益无穷。

发布评论